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遵义新闻 > 正文

乘上开往幸福的列车

——探访后扶政策下的移民生活

2023年09月18日   来源:遵义网    

  “十三五”时期,我市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6037户198034人,建设安置点225个。进入后续扶持阶段后,我市深入推进就业和培训服务易地扶贫搬迁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后半篇文章”。

  走进播州区播南街道紫薇社区白龙安置小区就业扶贫车间,工人们正在工位上紧张有序地工作,衬衫、裙子、裤子等很快被他们的巧手缝制出来。

  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目前,扶贫车间共有30个岗位,已吸纳13名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在此工作,这里上班时间灵活,按计件发工资,工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什么时间段上班。

  吴学飞2017年和家人从茅栗镇迁入白龙安置小区,已经在扶贫车间工作了2年多时间。搬来这里后,让曾在山区带孩子做农活的她过上了上班族的生活。“生活很充实,也越来越有成就感。”吴学飞满意地说。

  在扶贫车间工作,每人每月都能按时领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对于从山区搬迁而来的居民来说,在照顾家庭之余还能赚取一份劳动报酬,都十分满足。

  贵州省宾制纺织品有限公司是扶贫车间的负责企业,主要生产衬衫、裙子、裤子等40多个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古巴、巴西、日本等地。扶贫车间从2019年进驻紫薇社区白龙安置小区以来,先后吸纳了50名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就业。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如今已经把扶贫车间开到了播州区的其他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除了通过就业扶贫车间吸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就业,紫薇社区还通过培训服务来帮助有就业创业意愿的搬迁群众实现转型。

  在白龙小区安置点开小豆腐店的阳臣礼便通过社区培训服务,实现了当老板的梦想。2016年,阳臣礼从播州区石板镇搬到紫薇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推荐下,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就业创业培训。

  “培训不收费用,每天还给30元的培训补贴。”阳臣礼说,在学到餐饮技能后,她便萌生了开小豆腐店的想法,在社区帮助下,实现了梦想,从2016年开店至今,每月有4000元左右的纯收入,够一家人的开支。“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阳臣礼说。

  紫薇社区是以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为主的安置型社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居民431户2014人。据紫薇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周绍红介绍,社区会根据网格员入户了解的情况,持续掌握居民对技能的需求,开展不同的培训班,进一步保障就业。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紫薇社区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户均2人以上就业,就业率达到了97%。 

  紫薇社区是我市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始终重视搬迁群众的安居工作,除了就业和培训服务体系,我市还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基层党建体系等,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并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目前,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有劳动力家庭户均就业2.18人,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的目标。   

  (记者 陈春江) 


(责任编辑:李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