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遵义新闻 > 正文

推进“智慧水务”建设 打造供水服务新标杆

2022年06月09日   来源:遵义网    

遵义市供水管网GIS系统。

市供水公司水质检测中心。

市供水公司调度指挥中心。

遵义市供水管网调度系统。

  水是生命之源,关系着一座城市千家万户的生活。遵义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市新区供水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市播州区供水公司(以下称三家供水公司)担负着我市中心城区供水用水重任,维系着城市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

  近年来,三家供水公司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全力实现城乡供水智慧管理和高效运行,提升现代化治水、管水、用水效能,为遵义城乡居民优质供水提供保障。

  1、打造智慧水务 提升智能化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优质的自来水是城乡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为让百姓喝上优质放心水,秉承这样的初心,三家供水公司围绕智慧水务建设目标,用数字赋能,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生产、管网、客户服务等核心业务数据,构建起综合智慧水务运营体系,不断创新发展,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从而实现自来水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智慧化管控。

  记者了解到,遵义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智慧水务工作雏形始于2003年,2018年成立“智慧水务建设专项工作组”,将其列入“一把手”工程。按照总体规划,分块实施的原则,将智慧水务工作划分为智慧生产、智慧输配、智慧营抄、智慧服务、智慧运营、智慧网络安全6个方面,目前已建成系统13个。

  紧跟脚步,阔步向前。遵义市新区供水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市播州区供水公司也不断创新服务和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智慧化水务建设,不断满足城乡建设发展对供水规模日益增加的需求。

  目前,遵义市新区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已完成智慧水务一期建设。已完成供水管网GIS地理信息系统、调度系统、云计量平台、智慧水务管理平台、移动终端应用APP开发、管网压力监测点等建设内容。除了组建各类系统外,还在新蒲新区建设了40余个监测分站。

  遵义市播州区供水公司与遵义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共用调度SCADA系统。已建成压力、流量监测站点23个,重要节点液位监测站点11个,西门关水厂、青山水厂、新站加压泵站3处水质在线监测点位,二次供水泵房远程监控站点5座。

  去年,三家供水公司各系统服务器及用户数据于整体迁移至“华为云”平台,其中“营业收费管理系统、调度SCADA系统”等通过了公安部ニ级及以上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从线下机房到全面上云,打造了新一代网络空间安全防护体系,基本实现了从安全运维、数据保护、信息安全保护、访问安全等多方面、多角度的保护措施和预警监控,实现企业数字化、数据安全化、系统智慧化转型。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水厂原有的生产运营方式。

  近年来,三家供水公司在水厂自控上将投加、沉淀、过滤等处理工艺纳入自动化控制、监控和管理,在水质管理上实行水厂班组、厂化验室、中心化验室的三级水质管理体系。其中市供水公司水质检测中心已达到环境监测类129项、食品类31项,共计160项指标的检测能力。生活饮用水检测能力106项,已开展104项。为实现以程序化方式规范质量检验管理工作流程,提高水质检测中心综合检测能力和分析水平,已完成LIMS水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确保检测工作更好地为生产、科研及客户服务。

  三家供水公司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远传设备终端采集的水质、水压、水量等数据,建立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网络监测系统,实时感知各类在线信息,遇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反应,以精准调度保障水质安全、水压稳定、水量充足。

  三家供水公司建成投入使用的SCADA在线监测调度系统已实现对5个水厂、21个区域泵房、196个二(次)供(水)小区泵房、14处液位监测、15处水质监测、438个流量压力监控点等相关信息的在线采集。此外,三家供水公司从2013年开始远传水表试点建设,2017年开始统一远传水表上传协议,以“有线远传水表”为主,开展远传远控及NB-IOT水表试点。目前进入系统的远传水表已达22.87万只,未来将持续推进远传水表建设及规范化管理等工作。同时,利用综合营销管理系统,从抄、录、算、收、催五大方面,结合第三方缴费、电子发票、DMA分区、远传水表、手持抄表、网上营业厅等实现智慧营抄。

  2、数字“慧眼” 让地下管线由“暗”转“明”

  在遵义市城区地底下,“藏”着一张3300公里的供水管网。依靠它,自来水才能从源头到龙头。

  那么,如此庞大的地下管网,别说土壤环境影响造成的管道锈蚀问题,无数阀门、连接点都是管网漏损的可能存在。以往,由于城区及镇(乡)分散供水、管理水平薄弱、管材质量较差等历史原因,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不仅严重影响居民、企业正常用水,更造成宝贵淡水资源的浪费。

  近年来,三家供水公司在对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的同时,依托智慧水务建设的加速推进,打造一双双数字“慧眼”,成功把地下复杂的配水管网系统由“暗”转“明”,实现水压、水质等一屏监测,随时随地掌握自来水从源头到龙头各点位情况。

  智慧水务系统是由人工搜集城市管网地理信息、管材生产年份以及管道直径等数据,录入“供水管网GIS地理信息系统”再配合SCADA在线监测调度系统和智能水表抄表系统实现在线监管。智慧水务系统具备信息自动采集、信息及时传递、高度集中管控、数据挖掘分析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梳理、精准分析的管理思路,借助GIS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目前对已测管网、阀门、消防栓等空间位置及属性管理,为供水管网规划、设计、应急抢修、供水调度、管网巡线等提供支持服务。供水管网GIS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建立数字化供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管网设计及事故处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利用DMA分区计量系统控制城市供水漏损。在遵循《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及《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的基础上,三家供水公司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上下结合、分步实施的工作路线,将供水分区确定为四级。已建一级分区2个(7台远传流量计)、二级分区3个(21台远传流量计)、三级分区31个(52台远传流量计)、四级分区涉及表册938个。DMA分区计量系统支持区域显示、流量显示、漏损显示、报表功能、报警功能等。该系统还建立了区域管网漏损控制分级管理体系,实现了快速划定漏损区域,再结合最先进的多探头相关仪、噪声记录仪、水听器等先进检漏设备,实现漏点的快速精准定位。目前,遵义市中心城区公共管网漏损率稳步下降,为节水型城市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据统计,近5年来,三家供水公司累计投入1.2亿元,新建和改造市政供水管网670公里,着力改善供水状况,大大提升居民用水质量,有效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遵义市中心城区管网实现了互联互通,能满足城区用水的实时调度运行,保障城区用水。

  3、互联网+服务 提升居民用水幸福指数

  走进遵义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调度中心,96611供水热线铃声此起彼伏,接线员一边忙着接听电话一边下单,第一时间将派工单转办到相关供水服务部。

  2016年,遵义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客户服务中心”,建设客服系统,开通了24小时供水服务热线96611,着力推进供水服务标准化建设。客服系统通过对用水情况查询、用水政策咨询,管网报修、报漏、投诉等业务的电话受理,实现了无接触式、高透明度的便民服务,回访满意率达100%。目前,正在按“同城、同质、同价、同服务”的原则整合播州区、新蒲新区及全市农村饮用水投诉服务热线。

  以前办理过水表报装、报停、复水、过户申请等业务的市民一定还记得,办理相关手续得带好身份证、房产证等相关资料到供水公司营业网点,跑腿费力不说,遇上人多排队更是堵心。

  如今,这种“原始”操作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供水服务水平,做到让用户少走路、让数据多跑路,遵义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统筹遵义市新区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播州区供水公司共同建设网上营业厅,该营业厅实现多项核心供水业务“零”次跑,市民只需手指点一点,就能在手机上办理完成。

  目前,该网上营业厅可从“遵义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市新区供水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市播州区供水公司”微信公众号或官方网站等渠道进入,通过“互联网+用水服务”模式让单位用户、个人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户号绑定、水费查询、水费缴纳、电子发票查询、新户报装申请、水表过户申请、销户申请、退费申请、报停申请、报停复水申请、用水性质变更申请、检表申请等供水业务线上办理。同时,该网上营业厅还提供停水公告、水质公告、投诉建议等信息类咨询业务,并将办理的每一项业务所需资料标注非常清楚,用户根据要求上传资料即可,而且程序后台电子化存储用户信息,减少了纸质资料的使用,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三家供水公司将大力推行“互联网+用水服务”模式,加快服务创新,开辟更多服务端口,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服务。

  近年来,为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三家供水公司从精简用水报装环节、简化用水报装资料、优化用水报装时限、规范用水报装成本,增加用水报装渠道以及推进网上用水报装业务等方面,彻底做到“一网受理、一次性告知”和用户“零跑腿”。与此同时,三家供水公司还积极推动第三方缴费渠道,通过“互联网+微服务”的方式,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微信生活缴费、支付宝生活缴费、APP缴费、自动终端缴费、银行代收等多渠道第三方支付方式,大大提高了缴费效率,努力做到“让群众少走路,让信息多跑路”。此外,三家供水公司积极推动电子发票自助开票工作,2018年4月1日,遵义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贵州省首家正式启用水费电子发票的供水企业,年自助开票量约4万张。

  目前,三家供水公司在遵义市共有九个营业大厅,两个营业网点,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在服务群众工作中,三家供水公司坚持落实“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责任制”,始终把服务客户放在第一位,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为全面实现智慧水务建设目标,遵义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在内部管理运营上,办公、财务、设备管理、人资四大方面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该公司在系统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建设了独立中心机房,同步进行“云”试点,均通过网络安全测评;本地机房已按三级等保标准建设,通过专人负责,强化技术手段及管理监督,为智慧水务建设保驾护航。

  三家供水公司将依托“智慧水务”建设,为供水服务插上数字化“翅膀”,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供水服务。

  (记者 张婷)


(责任编辑:刘智鹏)

相关新闻